楊大筠[專欄作者]關注
中國服裝協會服裝產業顧問 UTA時尚管理集團總裁 中小企業國際交流協會常務理事
中國服裝協會服裝產業顧問,中國中小企業國際交流協會常務理事,清華大華美術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海外學院長期客座教授 ,200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歐元之父羅伯特?蒙代爾先生頒發的“世界經理人成就 獎
百里挑壹推薦
大筠點評:從復星參與競購Jimmy Choo看時尚產業并購現狀來源:中國服裝網作者:楊大筠2017-06-050
據JingDaily報道,Coach與Michael Kors在競購Jimmy Choo的過程中或面臨新的競爭對手。對于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能否成功競標,法國巴黎銀行奢侈品部門主管Luca Solca表示任何出價高于現有估值的買家都有可能將Jimmy Choo收入囊中,但現有估值已經很高,這是收購者的主要障礙。目前Jimmy Choo的估值約為10億英鎊,是其去年銷售額的2.5倍。有分析指出,由于中國奢侈品市場近來已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復雜,消費者每年都會購買相當數量的奢侈品,對于Jimmy Choo來說,沒有任何一個時刻比現在更適合找一個中國買家。
近日據自媒體Fashion采訪手記消息稱,這個收購隊伍里其實還有一位中國富豪,他就是復星集團的董事長郭廣昌。該則新聞隨后也被精日傳媒證實,表示這位身價61億美元的中國企業家的確對Jimmy Choo抱有興趣。
眾所周知,以往資產主要遍布金融、醫藥和地產領域的復星集團近來盯上了文藝市場。在投資了博納影業、分眾傳媒、藍港在線等媒介后,復星集團也開始了在時尚產業的布局,這種有意識的偏向大致從2014年開始爆發。從那一年后,復星集團在海外成功投資了Folli Follie、Tom Tailor等多個品牌,動作越來越頻繁,2016年,它還介入深圳女裝品牌歌力思收購法國時裝品牌IRO的案例,為海外時尚資源匱乏的國內時尚品牌提供投資服務,這也在為復星自己積累了產業內并購運作的經驗。
此外,郭廣昌還曾經在央視節目上透露,復星集團曾想買下Prada以及羽絨品牌Moncler,每個收購都歷時一兩年的時間,但當時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達成交易。
2015年,郭廣昌在一封致股東信中明確了產業布局,他稱將聚焦健康快樂和時尚生態圈創造,繼續植根中國動力,依托核心平臺參與全球產業整合。在2014年末,復星健康和快樂時尚業務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了人民幣119.4億元,同比增長了20.3%。該領域的業務具有高成長、弱周期的特點,有利于復星在資產結構上的優化。
在采訪中,郭廣昌曾表示:“復星一直聚焦家庭客戶的需求,特別在富足、健康和快樂等方面??鞓窌r尚是家庭客戶所喜愛的,所以快樂時尚產業一直以來是復星重點布局的產業,像Folli Follie,Club Med、太陽馬戲團(Cirque Du Soleil)、Studio 8、IRO等,都是服務于中產階級家庭升級需求的時尚行業布局。未來我們會在時尚產業加大投資力度,并通過資源整合帶動這些品牌在中國和全球的發展?!?
由此來看,復星收購Jimmy Choo的意愿并不難以理解,何況,Jimmy Choo在中國的表現不俗。2015年,該品牌在全球新開的15間門店中就有一半選在中國,2016年,它在亞太區的銷售額又同比增長了19.2%。這些成果,都依賴于2012年后從中國經銷商手中取到經營權、集中經營的決策。
在得知復星集團對Jimmy Choo有意后,巴黎銀行奢侈品分析部主任Luca Solca對精日傳媒評價了該方案的可行性,“Jimmy Choo將會開放給愿意在其當前估值上付出溢價的任何人,這是(收購)的主要障礙?!彼J為,“考慮到估值,歐洲的私募公司和行業內收購者是不太可能的?!?
巴黎銀行并不期待Jimmy Choo能找到潛在的長線投資人。我們在以前的報道中也提到,這個英國鞋履品牌曾陷入了多次私募倒手的危機中。而從目前來看,中國女鞋門店的數量在全球范圍內僅次于美國,這意味著該市場規模很大,但競爭壓力也絕不小。
事實上,從2016年開始,復星集團在海外收購的步伐上就有所放緩,尤其是在歐洲和每周的資產價格上漲之時,他希望花更多時間在俄羅斯、印度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上。關于這一點曾存在諸多猜測,有人認為這與他2015年12月短暫失聯去配合調查有關,但郭廣昌更多認為,在其他人都看好海外兼并的時候,持謹慎態度是復興一向的風格。而復星在投資領域上的布局之廣,也決定了買入一個輕奢女鞋品牌很可能僅僅是階段性舉措。這種興趣能持續多久,還沒有人知道。
相較之下,在傳聞中也卷入了鞋子爭奪戰的LVMH集團、開云集團和其他時尚品牌則顯得更為合理,它們在產業的縱深足夠,極有實力發掘Jimmy Choo在資本以外的品牌價值。
只是,中國投資者的實力是不可被低估的。在幫助歌力思收購IRO時,復星集團就在競購中擊敗了LVMH旗下的L Capital。而這家機構也正是看好亞洲市場才加入了競爭,恐怕,這一點也是如今亞洲投資者最亮眼的優勢之一。
在一份名為《零售改革2017年》的報告中,Solca分析道:“各國顧客基本都在加大消費支出,其中以中國人為首,其次分別來自美國、歐洲和俄羅斯?!比绻袊M者持續這樣旺盛的購買力,Jimmy Choo選擇投入一位中國買家的懷抱也并不是不可能。
據郭廣昌此前對界面表示,品牌方在尋找潛在合作方的時候,相對還是謹慎和務實的。但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是其國際化發展的重中之重,所以品牌方一般都會積極主動并非常歡迎和中國實力雄厚、國際聲譽良好的機構進行深度合作。經過多年的深耕和歷練,郭廣昌相信復星具有這樣的條件,“品牌看重的更多是復星國際化布局和中國豐富的資源與落地能力。外國品牌在中國及亞洲發展,復星可以提供非常多的協同和幫助?!?
那么面對如此多伸過來的橄欖枝,接下來就看Jimmy Choo自己的態度了。被稱為“中國巴菲特”的郭廣昌是否能令Jimmy Choo動心呢?我們等等看就知道。
文章部分來源于:界面
大筠點評
Jimmy Choo是鞋履品牌這些年增長較快的品牌,但這是在被資本收購以后的日子,其本人作為品牌的設計師和靈魂,基本不參與成品的設計,而是專注個人高級定制;沒有資本的推動很多有才華的設計師最后很難屹立市場,但也不是資本每一次進入都會帶來好的結果,被資本毀掉的設計師也比比皆是,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,在商業社會衡量標準當然是效益;創意和才華不能變成商業價值也是沒有前途的。全球時尚領域既是杰出的設計師,同時,也是優秀的經營者,這樣的人很少,多數情況是設計師成為失敗的經營者;復星如果能夠成功并購將會提高在全球時尚投資領域的地位,但復星只是財務投資,遺憾的是不能像LVMH一樣除了錢還有資源。其實,我接觸過很多國外品牌,基本最受歡迎的除了錢就是資源,因為,這樣有利于收購品牌的延續,基金和投行收購一家企業不會長期持有,2年能夠達到增值的要求就會被再次賣出;前提是賣出之前需要改善盈利水平才行,賺的就是這個價值,能夠把一個凋零的品牌起死回生,必須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、人才、市場資源、行業地位,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并購品牌的價值;不過,2種情況都是必然的!中國本土品牌基本都是產品品牌,沒有“現象級”影響消費趨勢的能力,這也意味著機會,除了市場占有率的機遇,關鍵是“趨勢引導者”的機遇,這個需要的不僅僅是投入,還有展望未來的高度!
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- 楊大筠:并購讓山東如意成為中國服飾類最大的奢侈品集團 2017-08-16
- 全球時尚產業投資專家楊大筠:小眾即是大眾的品牌時代 2017-07-20
- 楊大筠:“明星代言”換湯不換藥有個“毛用”?! 2017-07-10
- 楊大筠:中國時尚消費的未來—格局決定結局 2017-01-06
- 楊大筠:中國服飾企業需客觀對待問題 仰望未來信心 2016-12-29
- 楊大筠:盤點2016,看未來中國服裝產業前景! 2016-12-29
- 楊大筠:國際時尚產業趨勢在哪兒? 2016-09-20
- 楊大筠:2016下半年調整戰略一定要抓個性化市場! 2016-08-12
- 楊大筠:中國定制業有前景,但我不相信他們有前景 2016-07-15
- 楊大筠:獨立設計師的未來在哪里? 2016-07-15